英國
發布時間:2023-10-31 11:07
從歷史上最早的政府形式開始,稅收就已經存在:從古埃及法老以農業生產和勞動力分成的形式征稅,到古羅馬農民必須將其產品的十分之一(decima)上繳稅收管理部門(aerarium),再到中世紀的歐洲,這種稅收制度成為教會的資金來源之一。
如今,各國政府已經制定了更為復雜的制度和程序來確定征稅對象、征稅內容("稅基")、稅額以及納稅人的個人情況。但是,稅收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它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何影響?我們將會在英國巴斯大學BMAN11171課程輔導中為大家帶來有關稅收的基本知識。
首先,雖然稅收通常由公共當局征收,但不應隨意征收。事實上,許多現代制度都對無節制地征稅做出了一些限制,議會通常必須批準行政部門的提案(例如,1628 年《權利請愿書》對英國王室在議會外征稅做出了限制)。相反,重要的是要仔細考慮強制征稅對納稅人的影響:一方面,稅收是政府運作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主要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稅收會減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和企業的利潤,因此會對勞動、消費和投資決策產生負面影響。
多年前,亞當-斯密就提出了適當征稅的原則。亞當-斯密在其著作《國富論》(1776 年)中提出,稅收應遵循四項原則:公平、確定、便利和效率。公平是指稅收應根據納稅人的具體情況,包括納稅人的支付能力,按照個人和家庭的需要來征收。確定性是指納稅人應清楚地了解征稅的原因和方式。
便利性是指納稅人遵守稅法的難易程度:收稅或繳稅的過程有多容易?最后,效率指的是征稅:一般來說,征稅管理不應對經濟中的資源分配和使用產生負面影響,當然其成本也不應高于稅收本身。
亞當-斯密的良好稅收原則為當今的稅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這些原則并不總是得到遵守。有時,稅收制度會打擊某些類別的納稅人或消費類型,而其他類別的納稅人或消費類型則相對不受影響。有時,稅收制度不夠透明,對某些商品征稅(如燃料消費稅),卻沒有在賬目中明確說明。
有時,納稅人的行政工作負擔很重,如在網上提交年度納稅申報表。有時稅務管理部門沒有或無法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強制納稅人遵守規定或起訴逃稅者。
政府如何在征稅的同時盡量減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稅收(對收入、生產或商品消費征稅)通常會產生扭曲效應,改變個人和企業在沒有稅收的情況下會做出的決策。
例如,消費稅(對商品生產征稅)通常會促使生產者提高商品價格,將稅收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價格上漲會減少需求,因此企業收入減少,消費者支出減少。
個人所得稅也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與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情況相比,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會減少,一般會首先減少奢侈品和不必要的商品,有些行業受到的沖擊會更大。
稅收也會對經濟發展和增長產生重大影響。例如,當國際金融市場自由化時,資本往往會流向稅制更優惠的國家。如果個人所得稅相對較高,個人就更有可能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休閑活動上,而不是其他事情上;如果儲蓄稅(包括金融養老金稅和財富稅)相對較高,個人可能更愿意現在就花掉部分收入,而不是為將來儲蓄。總體而言,個人和企業的決策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可用于投資的資金減少,創業活動的能量降低。
海馬課堂專業課程輔導
①3500+海外碩博導師,Highmark承諾導師真實教育背景,假一賠三!
③根據學生情況進行1V1專屬備課,輔導不滿意隨心退!
②試聽課全面升級!讓留學生聽得安心!
④課程輔導產品升級贈送,考前保障。
⑤中英雙語詳細講解課程中的考點、難點問題,提供多方位的課后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