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性文章的模式不止一種,包括順序式、因果式、對比式、空間式、主題式以及其他許多模式。
由于我們要寫的是社交媒體的影響,所以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將使用因果模式。(記住,僅僅因為你使用的是因果模式,并不一定意味著你需要同時關(guān)注原因和結(jié)果。檢查你的作業(yè)指南,看看你的老師要求什么)。
以下是這個大綱樣本的總體結(jié)構(gòu):

1. 引言
A. hook
用一個hook句子開始,以引起讀者的注意。記住,你的hook應(yīng)該既有趣又與你的主題直接相關(guān)。
B. 背景介紹
為該主題提供背景資料。不要假設(shè)你的讀者對社交媒體或其影響一無所知。
C. 論題
寫一個清晰、集中的論文聲明。論文陳述就像你論文的路線圖。它是你進入論文重點的地方。
2. 第一主體段
A. 主要觀點1
B. 支持主旨1的證據(jù)
C. 支持主旨1的證據(jù)
D. 分析報告
主旨1:由于社交媒體非常容易接觸到,而且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所以它是一種容易拖延的方式,導(dǎo)致人們錯過最后期限,無法履行其他義務(wù)。
證據(jù):不喜歡寫論文的學(xué)生很容易在社交媒體上花幾個小時,以逃避論文工作。因為學(xué)生浪費了時間,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寫論文,最終得到一個糟糕的成績(或者更糟的是,掛科)。
證據(jù):不從事工作的人可以利用每一個空閑時間查看社交媒體來拖延時間,避免他們真正的工作,例如有人應(yīng)該清理桌子。拖延太多意味著餐廳里有太多的桌子被弄臟,顧客沒有地方坐,而這個人很快就會因為花太多時間在Twitter上而被解雇--#失業(yè)了。
分析:一些使用社交媒體作為拖延(或完全避免其他任務(wù))的人可能會經(jīng)歷最小的后果,但由于在社交媒體上花費過多時間而導(dǎo)致的極端拖延會導(dǎo)致改變生活的負(fù)面效應(yīng)。
3. 主體段落2
A. 主旨2
B. 支持主旨2的證據(jù)
C. 支持主旨2的證據(jù)
D. 分析報告
主旨2: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太多時間會使人變得反社會。
證據(jù):在社交媒體之前,一個自稱是貓女士的人更喜歡和她的貓在一起,她仍然需要偶爾和人們在一起,以維持社交關(guān)系。在社交媒體上花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后,她退出了現(xiàn)實世界,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她的貓咪身上,并在網(wǎng)上與那些和她一樣崇拜貓咪的人一起。
證據(jù):在社交媒體之前,大學(xué)生可能會和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或者去別人家狂看他們喜歡的僵尸系列。隨著社交媒體的大量使用,這些大學(xué)生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像僵尸自己,盯著電視,只和網(wǎng)友聊天,看完七季的《僵尸啟示錄》。
分析:適度使用社交媒體可以是一種與朋友聯(lián)系的絕佳方式。然而,在社交媒體上花太多時間,使人們很容易變得孤立無援,只生活在虛擬世界里。
4. 主體段落3
A. 主旨3
B. 支持主旨的證據(jù) 3
C. 支持主旨3的證據(jù)
D. 分析報告
主旨3:社交媒體會讓人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聊。
證據(jù):一個女人在經(jīng)歷了去雜貨店買東西、洗衣服、做作業(yè)等非常正常的一天后,查看了Instagram,她看到她最好的朋友在看超級碗。洗衣服幾乎比不上看比賽,所以她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她朋友的好。
證據(jù):一個人滾動瀏覽Pinterest,看到一個朋友對最新流行工藝的版本:一個驚人的瓶蓋墻藝術(shù)杰作,值得在MoMA展出。當(dāng)她把自己的嘗試與朋友的相比時,她覺得自己的創(chuàng)作只配在垃圾桶里。
分析:盡管人們可能很有天賦,并且過著完全正常的生活,但在社交媒體上將自己的生活與朋友的生活相比較,會讓人們覺得自己無法競爭,根本不如別人好。
5. 結(jié)論
A. 重述或總結(jié)你的論題或重點
B. 討論主題的更大意義/影響或揭示未解答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留學(xué)生說明性論文essay大綱,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可以隨時與留學(xué)生輔導(dǎo)網(wǎng)的老師進行過溝通哦。